谁的死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什么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如鸿毛

谁的死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什么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如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什么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如鸿毛

人固然都会有死去的那天,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句话,令我影响深刻: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作家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比如毛主席,比如周总理,比如鲁迅先生,比如千千万万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他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谁的死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鸟是说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谁的死轻于鸿毛

《死于泰山,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自于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司马迁说的。

1、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白话译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2、司马迁介绍:西汉时期杰出的史文家和文学家。司马谈之子。司马迁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扩展资料:“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典故:公元前110年,司马迁回到长安。病危中的父亲向他讲述了想写一部史书的志愿,可惜未能实现,希望司马迁完成这个任务。三年后,司马迁继承父职。他广泛阅读宫廷中的藏书和档案,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开始了《史记》的著作工作。公年前99年,汉将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获罪下狱。由于家里穷,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自赎,结果受到了腐刑。受刑后,司马迁的心情非常痛苦,一度想死去。但他想到自己的著作还没有完成,强忍痛苦,坚强的活下去。出狱后,他担任中书令,怀着满腔悲愤,坚持写作,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历史巨作《史记》。司马迁在给老友任安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对死的看法。他认为,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死的比鸿毛还轻,这是由于死的原因不一样造成。

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有谁

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有孙之獬。

顺治三年秋,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巧衣锦还乡。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示众街市,人们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惩罚其献媚清廷首创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然后斩首市曹,暴尸通衢。这个以出卖祖宗和灵魂为代价来换取好日的恶棍在风光了几年之后,终于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谁的死轻于鸿毛

古代死得轻于鸿毛的人有哪些

1.秦桧-轻于鸿毛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2.蔡京-轻于鸿毛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蔡京天资凶狠狡诈,舞弄权术,以智慧控制别人...

3.吴三桂-轻于鸿毛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



综观古今5000年,历史上凡是被称作“汉奸”的人都是死轻于鸿毛的人,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定义是“凡是体法西斯卖命的人,他们的死就比鸿毛还轻.古代轻于鸿毛:子都、庆父、张邦昌、蔡京 严崇 秦桧

谁的死轻于鸿毛

(3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