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月中寻桂子 山寺夜中寻桂子是甚么意思

山寺月中寻桂子 山寺夜中寻桂子是甚么意思

山寺夜中寻桂子是甚么意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指一个外出的人在路上很辛苦很孤独,发自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他长期出行,露宿山中古寺,与路经各郡时,夜宿邮亭上,无人倍伴的寂寞的心情. 简单地说,"郡亭"即古代郡中各条大路上的临时休息处.

山寺月中寻桂子

月中生桂子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出自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第二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

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三四月中寻桂子了解的是哪里的景色

“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天竺寺。传说天竺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落下来的。

词人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桂香扑鼻、静谧悠远的美好意境,令他终身难忘。

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出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

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米,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从而显得趣意盎然。

山寺月中寻桂子

山寺月中寻桂子什么,季节

山寺月中寻桂是秋季,是中秋节。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山寺月中寻桂子

(139)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